融合自然与知识: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探索、成长与进步
2023-10-31 13:43
753
大自然是最好的教育场所,儿童的智力发展受到成熟和互动作用的影响。在儿童学习过程中,他们是积极主动的有机体,而不是被动的受体。当他们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中时,即使没有成年人的指导和环境安排,他们也会主动寻找刺激,积累自己的经验。这说明,在儿童学习过程中,他们占据主导地位。因此,让孩子多接触丰富多彩的大自然,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身体,还能拓展他们的眼界,让他们学到无尽的知识。
心理学家发现,人在潜意识中看到的事物可以对大脑产生长久的影响。科学家认为,人无需特别注意,大脑也会在无意间接受各种有用的信息。把孩子带到丰富的大自然环境中,可以为他们的大脑提供丰富的刺激,促使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。当孩子在大自然的丰富环境中时,即使他们可能不会对周围的一切都全神贯注地投入,但事物不断地从眼前经过,人的感觉器官在对这些事物进行处理的过程中,大脑一直处于工作状态。物体的某种特定特征,比如动作或颜色,能够刺激人的大脑细胞,使大脑细胞兴奋起来,大脑就不自觉地将它们的特征记录下来。当某个并不令人特别注意的事物不断地在眼前出现时,很可能会给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影响。
在大自然的丰富环境中,各种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不断输入孩子的大脑,孩子们在下意识中接受这些信息和知识,大脑在下意识中把这些信息和知识结合起来并存储在记忆里。这样的学习对孩子来说是毫不费力的,但很有效果。对于处于学前教育期的孩子来说,学习或积累知识不是这一阶段孩子主要的学习任务。所以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开发时,关注的重点不要放在教育行为的结果上,而是要更多地放在教育行为的过程中。要注重孩子掌握知识的情况,更要注重孩子学习的动机、兴趣、态度和习惯,积极引发孩子探求未知的内动力,调动孩子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

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丰富的环境里去,可以天然地提供丰富多彩、千姿百态的形、声、色等自然景观,为孩子的教育提供真实的、鲜明的、活生生的丰富物质条件。广泛涉猎的自然环境中,充满无尽的科学知识。孩子在对自然环境进行广泛接触和不断观察与探索的过程中,获得直接的、具体的经验,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,调动他们自主学习、探索、思考的积极性,在他们的心中及早播下科学的种子。